|
本帖最后由 丁飞菲 于 2011-8-19 23:17 编辑
* F4 N* T8 o! u, w6 @; L- x
5 O' C2 v: S" @2 }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鹿茸、枸杞、虫草、紫河车(胎盘)是补肾佳品,殊不知,刺激涌泉穴对补肾壮阳也有极好的作用。肾脏的经络与脏腑器官联系最多,沿经络刺激,可以疏通众多不平之气,对相联络的内脏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。而涌泉穴是肾脏经络中的主穴,它位于足底足前部凹陷处第2、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/3处,经常刺激它具有增精益髓、补肾壮阳、强筋壮骨的作用。 / P7 R v0 n2 Q- Q. _% B0 |
一般来说,有三种方法可应用于刺激涌泉穴。一是用药物烘烤、熏洗,二是用灸疗、膏贴,三是采用各种按摩手法或其他的物理性方法。针对肾虚,用艾灸涌泉穴的方法效果很好,每次以20-30分钟为宜,当艾灸部位出现潮红时即可停止。外敷涌泉穴则可治疗以下几类疾病———1 L, Z& T9 Z: s) J8 Z
1.高血压。取吴茱萸研末,每次取20-30克,用醋调成糊状,睡前敷贴于双侧涌泉穴,早晨起来除去。一般敷完12-24小时后血压开始下降,自觉症状减轻。 ^2 ?* {& `: X! W+ B
2.慢性咽炎。取吴茱萸30克、生附子6克、麝香0.3克,共研细末,加少许面粉和醋调和,做成面饼,将药饼蒸微热,敷双侧涌泉穴,敷后安睡3小时。若半夜脚心发热,则火气下行。每天一次,10次为一疗程。" K& `. z& a5 I6 s. \
3.急性扁桃体炎。取黄连30克、吴茱萸20克,共研细末,混匀贮瓶备用,贴敷时取上药适量,加醋调成糊膏状,晚上睡前敷于双侧涌泉穴,然后用纱布覆盖,胶布固定。第二天早晨取下,每晚贴敷一次,3次为一疗程。
( P3 Y5 K7 `& o5 ~; s- i 4.牙龈炎。生附子30克,研为细末,用时取药适量,加水调成糊膏状,敷于双侧涌泉穴,纱布覆盖,胶布固定,每天换药一次。本方对肾阴亏损型牙龈炎疗效较好。* C" ~5 l) _+ I7 n1 Y% t
5.小儿腹泻。取苦参、苍术各30克,共研为细末,用时取上药适量,加米醋调成糊状,敷于双侧涌泉穴,纱布覆盖,胶布固定。每日换药一次,10次为一疗程。本方用于湿热型小儿腹泻疗效较好。) a# D& e' ~4 g. v. f+ a& R
0 \' G% `5 f/ D. e: @) A
2 O- H+ D7 J/ |, K( |2 a) {: o, G! P1 e; K, ?
|
|